標籤彙整: 共同體

重溫舊文[「反歧視」——失效語言]

前陣子鬧哄哄的光榮冰室事件,好像各方都越搞越奇怪,令我有好無語的感覺。本來這陣子就很累,不太想參與,今天想起2011年,我曾就偏見和歧視的議題寫過一篇文章。

當時的主要言說對象,是經常要求[反歧視]的朋友。

今時今日時移勢易:政權利用身份來搞分化利用得越來越無孔不入;分而治之令到每個社群的人都慘被蹂躪又互相訊息不通的平行時空區間越來越闊;政權打壓異見者已打壓到底線無限低……無論是被指責歧視的人,和指責人歧視的人,都已在生命經驗上大不同於2011年。

不過我認為這篇文章還是能嘗試從一個有效對話的方向去闡述一些更根本的問題,而不是過份簡化地嘗試去分出誰對誰錯。對於政權對人民的打壓,實在大家都很憤怒和崩緊,但我不相信只有崩緊時的人才會有力氣和勇氣。有時坐下來,想一想其他方向的事情,想想如何塑造全新的有抗逆力的[共同體]概念,可能想到新點子,當作休息一下再戰也是可以的吧?或許找到新的力氣或發力的方法呢?
「反歧視」——失效語言
https://wp.me/p6GTU-aw

不能生產節日的年代

不能生產節日的年代

家住舊區,好多文具店玩具店,節日變更,門面的貨品就一直一直地更換,在這個氣候開始含混不清的年代,耳提面命著時節應有的變更。農曆新年、情人節、清明、復活、端午,之後中秋、盂蘭、萬聖節、聖誕節……細心一數,即便最近代而又較為大家所知的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國際兒童節,其源起的故事,都要數算到1857、1866、1925、1942。除外,在香港,好像沒有一些廣為人知的節日了。(有些日子如元旦、佛誕,大概只被理解為「假日」吧。)

節日,究其性質,通常不過是「敬」、「畏」二字。

有的節日是對自然界/鬼神/死亡的敬畏,亦即對人所不能掌握的事物存有敬畏,嘗試以節慶、祭祀的方式來面對。如農曆年的年獸傳說;中秋最早乃因農業社會在八月十五月最圓時,要拜月神和土地神,後來才有月兔嫦娥的傳說 ;盂蘭節相傳鬼門關大開,人人燒物祭鬼,更是此中佳例。有些節日是敬念賢人或對歷史上慘劇(或曰人的劣性)予以紀念和警戒的。如清明紀念有功卻寧死不受祿介子推;端午紀念為忠君而投河死的屈原;萬聖節本是天主教會早期為公平紀念名不經傳的聖徒所立的節日;聖誕和復活是基督教信仰中紀念耶穌事蹟的重大日子;情人節本為紀念不畏強權的修士為自己的信仰自由與他人的戀愛自由而犯險並被處死的日子;五一勞動節是紀念美國工人為爭取合理工作條件而被政府屠殺的日子;三八婦女節為紀念最早期的勞工解放運動由女性走上街頭並遭打壓開始;甚至國際兒童節(實為六月一日),都是因紀念二戰時德軍在捷克某地方對十六歲以上男性全給屠殺,進而監禁婦女和兒童的日子。

當然,節日之可以被集體流傳,總是與歷史的沿革有些關係,更與何種故事被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強勢多重力量決定(over-determinate)為「可以被傳播」有關係--試想,在介子推和屈原的年代,若曾有女子集體反抗父權的日子,應該不會被紀念及流傳,反而會被歷史掩埋了吧。不過,人要集體生敬畏並流傳一些固定日子去暫停日常生活,去祭祀或紀念一些事情,這當中,必定要有故事、傳說可尋,並且要有強烈的價值觀與宇宙觀附於其上。這或許解釋了,進入後現代消費社會及確定受薪勞動(wage labour)為唯一勞動形式後,所有節日,在大家的理解中,為何主要只剩下了「消費」和「放假」。同時,與公義和反抗有強烈關係的節日,要不就沒什麼人關注(五一、三八),要不就是意義被消滅(聖誕、情人節、萬聖節),要不就是不流傳(香港普遍認同的兒童節是四月四日)……

(按:除了因為西歐及美國的的殖民歷史,而廣泛地流傳到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西歐節日外,基本上,每個地區都會因為自己的歷史和信仰,形成一定地理範圍內受到慶祝的節日。這些,因篇幅及研究關係無法談及,並,本文的分析部份暫時只論及香港及部份第一世界城市,敬請留意。)

(原載中大學生報2014年2月[如是我聞]專欄)

黑木崖 :個人、愛情、社群、公共–分化統治下的幸福論

日期:4月29日(星期日)
時間:晚上9至10時
地點:序言書室(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YOUTUBE節目重溫的playlist (一小時節目共分四段)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36DED00EEA0DE623&feature=plcp
主持:李達寧
嘉賓:李維怡
漸漸盛女、毒男、中女、宅男,幾乎成為我城的年度話題。但圍繞的討論卻没有進展。面對這種處境,是否代表更基本的社會脈絡没有被處理?當我們着眼於愛情時,個人、社群、公共以至社會管治究竟構成什麼環境,讓我們追求幸福?今次請來李維怡與我們一同探尋愛情於今的意義。
黑木崖是一個清談節目, 每次都會邀請不同學術背景的嘉賓,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文學、藝術,就著當時最熱門的話題,以獨特的角度闡釋和評論。我們會現場即時錄播。讀者可以親 身到場參與討論,亦可留在家中欣賞網上直播,之後亦有網上重溫。

聖華倫坦節及數日小事紀

情人節忽然有九位人兄人姐like我討論愛情那篇舊文, 又值埃及推翻獨截者之後, 阿爾及利亞人民上街百人被捕之日, 菜園搬村未有期, 及剛與幾個團體的朋友搭電車叫喊捍衛基層住屋權及民間自主規劃權之後……我只會繼續話, 堅決反對異性戀及單配偶家庭作為一種政治、經濟、文化、幸福權利分配的制度, 從新確認在每個獨特個體之間可能產生的各種深厚細緻的情誼,或許因此我們可以窺見,人類最純粹的感情生活,以及可以包容這種生活的社會的模様,亦即一個一個真正的共同體,以及一個包含公共價值的世界。謹此祝願:各位同志白頭到老,年年有交鬧,鬧完食宵夜。

~~~~~~~~~~~~~~~~

那天電車遊行,車經過利東街。我已經好久好久,有意無意,不來這兒,那一秒看到她滿目瘡痍,被蹂躪得爛融融,MAY姐還在旁邊大叫:不忘囍帖街。眼淚已越過頭腦流了下來。這一秒我才知道,我有多麼不接受整個利東街,及其所包含的所有公共及私人意義,被摧殘……

不忘利東街

城市規劃民主化

社區網絡要保存

社區經濟要發展

經濟經濟 經世濟民

發展發展 利民發展

眼淚鼻涕流, 攝記想拍我,我不想成為煽情資料, 也不想民主規劃變成煽情報導,所以轉過臉……次日那張報紙便沒有報導這遊行, 哈哈, 哈哈哈!

~~~~~~~~~~~~~~~~~~~~~~~~~~~~~~~~~

一棵菜園村的木棉樹拓印在我手心

每個傷口都呈三角形

感覺好像是, 一種幸福的傷口

尋找「更危險的事物」:愛慾主體(4)–新的神話,重新「結婚」

新的神話,重新「結婚」

如果神話是這種意思,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締造對所有人(而不是一部份人)和大自然都更友善的神話呢?

 

在片中,我們多處看到巴索里尼企圖瓦解的基本社會組織制度(亦即異性戀父權單配偶核心家庭)的衝動。影片裡這個惡名邵彰但溫文爾雅的大叔,穿著白恤衫,到處在公共場所,眾目睽睽之下,斯斯文文地問人一些敏感問題:

「你對性異常有什麼看法?」

「如果你兒子性異常你會怎樣?」

「你是否認為離婚是可以接受?」

「你認為愛人與你結婚時是否一定要是處女?」

「你是否認為女性比男性較低等?」

「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個因循守舊的人?」

......

 

這 些問題之所以敏感,當然是因為牽涉到一些很私人的問題。不過,請循其本,我們之所以認為這是「私人」問題,並非我們天生就感到它們「私人性」,而是在社會 中成長,耳濡目染,在主流社會價值中薰陶出來的想法,而巴索里尼不斷問人「為什麼」就是在要求大家思考自身。再進一步而言,公開談論這些問題,通通指向 「破壞社會安定繁榮」:破壞以父權為中心的異性戀單配偶核心家庭制度,而這個制度就是講求效率的資本主義社會組織模式的基本單位。

 

多麼「危險」啊!

 

我想,這就是片頭片尾的結婚片段的寓意了:

片頭在兒童的神話之間插剪一對年青男女預備結婚的片段,而在經歷一整段訪談後,再播出這對年青男女結婚的鏡頭。如果異性戀單配偶婚姻是那個有問題的現代神話中的一部份;那麼,重新「結婚」,也大有可能意味著重新組織社會的方式;重新理解人際關係與群體生活的可能性與多樣性;亦即是,人實踐自我的可能性和多樣性。

相信導演在片尾的告誡「小心在意你們的愛」,該是這個意思了吧……

尋找「更危險的事物」:愛慾主體(2)–背面的共同體

(這些都是一些散裝的看電影筆記,並未好好整合,今期覺得,理路上,可能讓先講一講這個宗教的部份,之後的討論會順暢些~李維怡)

背面的共同體:耶穌與法利賽人

「我感到他們(受訪者)很震驚…震驚是因為內心不安…許多人因為傳統和主流給予了,便懶於質疑,故此成了一個因循者,遇到與自己信念相違背的事,便會不安便會震驚…基督從不震驚,法利賽人才會感到震驚。」(巴索里尼的朋友,心理學家穆薩堤教授在片中說到這樣的話)

最初看這齣紀錄片時,對於導演的出鏡方式,讓我有些納悶。當在訪問的時候,他的出鏡是很隨意的,作為一個訪問者,他很正常地只是有側面或背面,又或只有握著米高風的手部出場,而正面的鏡頭是歸於受訪者的。然而,在影片另一些時刻,就是當他把觀眾拉離現場訪問的緊張氣氛,來到他與兩個學者朋友聊天的桌邊,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評論時,很明顯,攝影機是刻意停留在巴索里尼的背面,讓你怎樣看也看不到他的樣子。總覺得這個背面是有意思的,卻又想不通。後來再看,想來想去,終想到一種讓自己滿意的解釋,姑且與大家分享。

是聖經裡的故事嗎?新約聖經約翰福音裡面 有個著名的故事:有個婦人被指行淫,於是經常想為難耶穌的法利塞人便拉她到耶穌面前叫耶穌按律法審判她,按摩西律法,這罪是要被石頭扔死的,而當時四周聚 集了亟欲丟石頭的人。耶穌沒有回答,也不正眼看他們,只彎腰在地上寫字(寫什麼字現在版的聖經是沒有記載的),並向那些極想審判人的當權者說,你們誰個沒 有罪便用石扔她吧。然後耶穌繼續正眼不看他們彎腰在地上寫字,最後一個人也沒有用石子扔那女人,耶穌遂對她說,他也不會審判她,叫她自己反省吧。作為一個 文本去理解這個故事,最有趣的是,耶穌從頭到尾都沒有正眼望那些要審判人的人,大家沒有了救世主的見證,只能自己向自己求索──人獲得啟示之後,必得自己作判斷,然後,所有合法的道德審判,皆非在人間。

而在影片中,這個導演與教授的場合出現了四次:

a) 在開場白與第一部份之前,三人談到對以「真實電影」去談關於性這個禁忌議題的重要性;

b) 在第二部份談及性異常、同性戀等的問題之後,他們談論到那些受訪者對異常之事大為震驚的情況(因而出現上文所引穆薩堤教授的話,請注意,基督教中的法利賽 人是一些耶穌時代的宗教領袖,他們蔑視罪人,是一些終日想以神之名去審判人的人,耶穌在聖經中曾激烈地批判他們,而他們也是立志致耶穌於死地的人);

c) 第三部份開始時,穆薩堤教授苦惱地坐著,導演與他談到自己將用一些更實質的問題去與受訪者交談;

d) 第三部份完結時,他們坐著討論這是否真正的「意大利」,並批評中產人士那些逃避回答重要的問題而稍稍開個玩笑這種習慣。

四次都是一些總結性、開導性、批評性時刻,這時說話的主角(即導演),以背面背對著觀眾,是否也有耶穌背對想扔死那個女人的群眾的意思呢?而這裡更進一步的是,其實巴索里尼就是那個女人(巴索里尼本身的性傾向就是被片中人排斥的「異端」),亦即是說,他所指的救世主,就是那個被壓迫的人!這也與他一貫的做法相當一致──在他早期的新寫實主義時期,那些最低賤的次無產階級死時,都是呈一個十字狀的形態。同時,新約聖經中亦有資源可圓此等式:耶穌說過,誰人幫助身邊最弱小的人,就是幫助祂。

因此,帶著邊緣群體的身份以背面向以道德之名批判人的人,同時就指向兩個方向共同體,並將之合而為一的慾望:一邊是被壓迫和被邊緣化的人們,另一邊是救贖的可能(耶穌)。

以文本談文本,《新約》聖經之所以叫〔新 約〕,意思就是神與人的和解,訂立新的約,令人有被救贖的可能。耶穌來世上的新約任務,就是降生為人,讓他的同類以他為榜樣作人,而最後要由他的同類定他 的罪,讓他為他的同類被釘十架犧牲,以帶來神(救贖)與人的和解,而在犧牲過後,他才回復神的身份。因此,救贖與被救贖者之間的結合,需要透過「犧牲」這 個動作──主動的、他救的犧牲。救贖與被救贖者二者合而為一的情況,曾多次在巴索里尼的電影中出現,然而電影敘事中往往沒有誰主動去犧牲,那麼,如果救贖 之前題必須要有犧牲,我們只好理解,這個犧牲,就是導演本人,以及他因他的電影他的為人而受到的一切人間待遇。

這麼說,巴索里尼是否在自比為耶穌呢?

如果上文的理解成立,即耶穌降生為人的其中一項目標是要讓人以他為榜樣作人,那麼,在包含「犧牲」的元素下「做耶穌」這個舉動,並不瀆神,亦非自抬身價,而只是符合了最基本的信仰之德而已。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想:耶穌之所以不讓審判者與被審判者看到他的目的和表情,只是在當場去掉了權威答案,叫眾人自我反思;而一個導演在一齣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往往就是最權威的敘事者,而他背向大家,而且在背對大家期間一直問問題,當中呼籲反思的情緒呼之欲出。

當然,再進一步推想,如果被壓迫和被損害的人們真的透過主動犧牲或付出來成就公義,這個世界變成全民平等自由的「救贖」景象可能就真的會出現了。這其實,也是社會主義信念中一個重要的構成部份。不難想像,這也是巴索里尼極大的心願。

問題是:這一串宗教文本的討論,故然是由影片中引出,亦是巴索里尼反擊保守主義的彈藥之一,但與愛慾的討論,有什麼關係嗎?

關係可大了。

在我們慾望的中心點,往往都包含了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匱乏感的被滿足,因而得以完成自我,而這個被滿足的過程,往往都牽涉來自外界的確認,因此我們需要愛,也需要慾望的對象。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自我完成式的慾望對象是「做耶穌」或者「幹革命」的話,這個世界真的會有很不同的面貌吧。

(請留意:基督信仰中的「基督」是「救世主」之意、「默西亞」即是「先知」之意,而「耶穌」則是神子降生為人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