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身份政治

重溫舊文[「反歧視」——失效語言]

前陣子鬧哄哄的光榮冰室事件,好像各方都越搞越奇怪,令我有好無語的感覺。本來這陣子就很累,不太想參與,今天想起2011年,我曾就偏見和歧視的議題寫過一篇文章。

當時的主要言說對象,是經常要求[反歧視]的朋友。

今時今日時移勢易:政權利用身份來搞分化利用得越來越無孔不入;分而治之令到每個社群的人都慘被蹂躪又互相訊息不通的平行時空區間越來越闊;政權打壓異見者已打壓到底線無限低……無論是被指責歧視的人,和指責人歧視的人,都已在生命經驗上大不同於2011年。

不過我認為這篇文章還是能嘗試從一個有效對話的方向去闡述一些更根本的問題,而不是過份簡化地嘗試去分出誰對誰錯。對於政權對人民的打壓,實在大家都很憤怒和崩緊,但我不相信只有崩緊時的人才會有力氣和勇氣。有時坐下來,想一想其他方向的事情,想想如何塑造全新的有抗逆力的[共同體]概念,可能想到新點子,當作休息一下再戰也是可以的吧?或許找到新的力氣或發力的方法呢?
「反歧視」——失效語言
https://wp.me/p6GTU-aw

最近的紀錄片放映: [未存在的故鄉]+[黃幡翻飛處]+[順寧道,走下去]

影片: [未存在的故鄉] 系列 第一部: <序>+<只隔一江水>
日期:19/3/2015(四)|  時間:晚上6:30  |  地點:香港專上學院紅磡校園UG05
(創作者會出席影後討論)

共同創作:吳以諾、胡家偉、李維怡 |製作:影行者|語言: 廣東話/福建話/海南話/潮州話/普通話/波斯語/西班牙語/英語/中英文字幕|2002﹣2013/香港/75分鐘/彩色/DV

〔未存在的故鄉〕是一系列有關基層與邊境的影片,這次放映的是第一部。

〔序〕: 資本全球化,不斷唱好跨國的自由流動和聯繫,宣稱我們已活在沒有疆界的世界裡,但現實上,所謂的自由流動只是有利資本累積的流動,基層的流 動卻總是困難重重、死傷難計。族群矛盾,更因一條條無形、有形的邊界,不斷促成史上大大小小的悲劇,可惜,歷史卻仍在世界各處重演又重演,令人望而心酸。 究竟這些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歴史重覆的詛咒有否可能被破解?〔未存在的故鄉〕的三人,嘗試透過自身和家族的歴史,對照各種小人物跨越邊境的歴史,希望從 中找到,破解詛咒的線索。

〔只隔一江水〕:近年在香港,圍繞著「移動」和 「本土」的對立展開了十分劇烈的社會爭議,彷彿兩者只可以是相互排斥的身份。〔只隔一江水〕這一段,環繞著近廿年裡首宗掀起爭議的「港人內地所生子女爭取 居港權運動」,在九九年人大釋法後的第十四年,以居港權運動的家長和子女穿越邊界的故事,尋問「人」的立足點。

第一部預告片: https://vaproductions.wordpress.com/2014/10/19/exodusofnowhere/
(是次活動與香港專上學院人權周合辦)
~~~~~~~~~~~~~~~~~~~~~~~~~~~~~~

[黃幡翻飛處]–灣仔利東街的人民民主規劃故事

日期: 25/3/2015 | 時間: 晚上七點 |  地點: 浸會大學逸夫校園思齊樓(DLB) 111室製作:H15關注組、舊區更新電視台、影行者 | 廣東話/中英文字幕|2012/香港/DVD/59分鐘/彩色

slim dvd case insert我們向鐵幕投以玫瑰...
歴史,是由敢於「螳臂擋車」的人創造的。民主,不是抽象的口號,也不只是抗議和說[不],而是需要在生活中實踐和建立的。

利東街(囍帖街)被移為平地,並已快成為[囍滙]高價出售。當初這兒的街坊提出了香港史上首個由下而上的民主規劃方案,與市建局的推土機方案對壘,旨在保存社區網絡和地區經濟。在官商勾結的社會結構不變下,這個民主規劃運動雖然沒有以利東街民主規劃為結,卻由2003年,把一顆顆民主規劃運動的種子、社區自主意識的種子、民主與民生緊緊扣連的種子,傳播到不同的地方,至今已經十二年。到了今天,由利東街重建項目內的居民、舖戶及義工們所組成的H15關注組,仍在社會的角落繼續運作,繼續到不同的重建區,進行組織工作、關注弱勢街坊的生活自主權。

這一小時紀錄片,由街坊參與創作,道盡如你如我的小市民,如何不卑不亢,爭取本來屬於自己的東西。回首當年,面對無堅不摧的「發展就是硬道理」,一群普通的 街坊,到底幹了什麼,讓社會發現,我們的城市發展必須被重新審視:如果我們仍想做一個人,什麼是我們可以放棄的?什麼是我們絕不能放棄的?

(繪圖: 花苑 karden)

(是次放映與浸會大學土地週合辦, 活動名稱: [浸大土地週 電影會 –  <<黃幡翻飛處>>- 從利東街事件看「推土式」市區重建])
~~~~~~~~~~~~~~~~~~~~~~
〔順寧道,走下去!〕﹣﹣紀都市貧民反迫遷運動 (節錄)
日期: 27/3/2015 |  時間: 晚上6:30  | 地點:九龍塘禧褔道5號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視藝大樓 4樓404室(創作者將參與影後討論)

共同創作:順寧道重建關注組、順寧道義工支援組|製作:影行者|語言:廣東話/中英文字幕|2011/香港/140分鐘(放映90分鐘版本)|
shunningcase_forprint0604一個居港權受害者兼單親媽媽,一個中港家庭低收入戶,一個中港家庭兼資深深水埗街坊兼小販--都是這個重建區的低收入租 戶。2009年6月,市建局宣佈將順寧道69-83號劃為重建區,並即日進行人口凍結登記;然而亦在同日開始,13戶居住於此的租客卻陸續收到了小地產業 主的迫遷令,市建局卻不肯承認該批租客的受影響租戶身份,拒絕依法對受影響租戶進行原區安置或者合理補償。

這邊廂地產剪水剪電上門叫罵,那邊廂市建局闊佬懶理。回頭看看這個平凡到不可再平凡的社區,沒有美景,唯一擁有的就是物價低廉、交通便利的十五分鐘生活圈。到底是什麼動力令毫無議價能力的板房租戶可以持續抗爭?似乎還是要在這個地方尋覓。

(是次活動與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合辦)

脫離悲情和正義的亢奮(二)

脫離悲情和正義的亢奮(二)

上文:https://fleurspirit.wordpress.com/2013/01/17/aboutantileung1/

(原載中大學生報[如是我聞]專欄)

寫上篇時想到,應該會得到一些回應,便可以寫下去,果不其然,有網友甲回應到:「 香港人望住大陸人掃奶粉紙尿片、街道開遍藥房、逼走舊舖,這道不滿呢?停留在「某人下台」固然是錯,停留在對大陸人負面觀感係「觀感」而已更加是錯。背景有誤,論述好容易會謬之千里。如果文章這一點不修正,雙方只會繼續自說自話,無從交集。」

 

雖然這位朋友所講的雙方我是誰和誰(因他是回應另一個分享了文章的人,而他們兩位似乎沒有討論下去),不過,既然網友甲想要的是「交集」,那也似乎是一個討論的基礎。

 

有同意,也有不同意。

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邏輯問題網友甲說:「背景有誤,論述好容易會謬之千里」,我同意,但「好容易」是在談「可能性」,亦即可能是或不是。具體地談,在上篇文章裡,要處理的是群眾如何有意無意地建構自我認同的方式,及其所引申的社會意義。文中所擔心乃是一種「我/他=好/壞」的過份簡化氣氛,而這個「我」是通過妒恨一個「他者」才能建立起來,否則「我」便沒有了內容。

 

換言之,如果:

1)社會上呈現出一種氣氛,這種氣氛傾向將社會上房屋、福利、就業、政制等各種斃病全導到對「某人/群體的仇恨」上

2)同時對這個「某人/群體」的仇恨與「我們」的自我確認感成正比急增

3) 這種仇恨把人們推向支持某些鼓動這種仇恨的「領袖」、「教主」(新好主人)

 

那麼:

即使加上網友甲對的描述是「對」的都不能消減我上篇文章所提出的憂慮。

因為:

社會問題之複雜,又豈是單一個人和單一個族群的「問題」可以解釋?

第二點是關於 爭取民主自治的策略問題。網友甲說:停留在對大陸人負面觀感(只)係「觀感」而已更加是錯」。可能網友甲會想不到,對這一點我也同意。上次篇幅所限,無法把複雜的社會問題一次過搬出,所以要感謝他提出這一點。

大陸人的負面觀感,就如所有主流的意識形態一様,是有事實基礎的。媽媽生仔無床位、BB買不到奶粉、小孩子找不到學位、舊區小店因租金狂颷而被迫關門結業這些都會令大部份人覺得很煩擾。

可是,我要問的是,這些煩擾感如何被理解?到底那些是基本問題,那些是衍生問題?最重要的是,在效果上(就算提出排外論述的人的意願良好)最後會「益邊個」?

歷史上的例子。二戰時猶太人被污名化,但猶太人當中的富商的確有部份人是符合那些「污名」內容。又好似,東南亞曾掀起多次排華風潮,當中牽涉許多認為華人囤積居奇、壓搾當地勞工,搶奪資源等,這些都符合部份東亞南華僑富商的做法。只不過,猶太人中有大量工人;東南亞華人當中,也多有同被華商剝削壓搾者;反過來歐洲也有白人富商、東南亞也有本地族矞的富商,同樣也是為富不仁。可是,那些貧困的猶太人和華人,卻同要受到污名化後遭屠殺、又或遭到政治上經濟上的排濟迫害。

可見單憑族群,道理上是無法解釋複雜的社會事實;而且,無論何時,搞族群政治都是最容易被政客/陰謀家利用的。

納粹黨不在話下,東南亞那些政權靠排華而騙取了什麼支持和奪取了什麼資源,大家好應該去了解一下。講到香港,保皇黨靠大講排外,贏了多少選票大家有沒有細心「回味」過?當「大陸人」這標籤能有效引起民眾無差別的反感時,1999年政府講一個「167萬港人內地子女將來港」的謊話,就成功引起恐慌,為首次人大釋法舖路。第二次人大釋法,就令港人失去普選。來到今時今日,連梁振英都來搞排外政策以奪取民心。不能不問,這種政治資本又是誰送給他們的?

下次,我們再來探討:「基本問題與衍生問題」。(待續)